未来可能不上班也能靠副业兼职赚到钱
先说一个观点:未来某一天,我们可能不用上班,也可以赚到钱,相反,因为不上班,一个人收入可能会比上班时候更多。
你没有听错,是不上班,且不上班收入会增加。
但是不要想错,不上班并不代表不工作。
只是人与社会之间生产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方式发生改变,我们可能要接受“只工作不上班”的新型协作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首先,我们得相信三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1.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会让社会效率从低效走向高效、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人的发展会更加自由,多样性会增加
你有没有感觉现在的社会效率是在不断提高的?
因为微信,沟通的效率在提高、因为自媒体平台,社交的效率在提高,因为电商,人和商品的交易效率在搞,因为外卖,你可以不用做饭在家里吃到烤鱼、海底捞等和到店一样体验的用餐体验….
这都是因为分工明确带来的社会效率的提升,让每个人可以把琐碎的时间解放出来做更有效果的事。
2.随着技术的发展,重复类的工作会被机器和算法替代,人只需要从事创意、智力类的工作。
我的一个朋友之前是旅行行业的产品经理,后来转行到了企业服务,他告诉我很多企业依靠人来完成的重复工作都可以被自动化替代。
举个例子:旅游行业微信私域联系用户,很重要吧。
今天所有的旅行公司怎么做呢?
客服来管理几个微信的添加和朋友圈。
企业自动化可以实现什么呢?
模仿人为操作自动根据微信号/手机号添加用户微信,朋友圈设置好自动内容根据添加用户的渠道和时间发送内容。
注意这不只是机器替代人工操作,而是已经可以识别不同渠道不同用户的交互阶段分层来运营,然让不同的用户看到不同的朋友圈。
不止替代,还做得比人好。
成本就是后台的一段代码,代码没有情绪、没有差错,不需要管理不需要团建,一次做对,长期使用。
类似的还有机器和算法替代人的场景有很多,企业的财务对账、绩效管理….
今天旅行行业的大公司招聘岗位大部分是研发、产品经理和运营,很少有业务招聘了,包括携程飞猪和途牛,我刚毕业的时候拥有的机会,今天的年轻人没有了。
为啥?
业务类的判断和维护,机器可以自动跑。
定价决策,算法权衡的结果比人更科学精准。
裁员也是先裁业务。
我们现在每个人看到的京东、阿里的广告位都是自动营销自动生成的,比如Banner,定义好文案、位置、字体大小和模板,抓取用户信息匹配后推送就可以了,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效率高不高。
依靠美工来P图,永远抵不上这样的效率。
所以重复性的工作未来会交给算法,创意和思考类的留给人。
这是支撑今天观点的两个大前提。
我们再看企业制这种形式的前提,今天有没有发生变化?
企业制是过去人和企业之间的协作方式,企业买断人的时间,人以坐班的形式来交付结果。
这种形式在今天有什么问题呢?
浪费。
这种浪费不是单向的,是双方的。
对求职者来说,为了固定的每月收入,一天的时间付出都要围绕企业,这包括上班下班为了到达集中工作场所付出的时间,还有很多因为希望稳定工作带来的非“交付价值”时间,也就是这部分时间人在公司,但是没有产生业绩,比如为了晋升、开会、同事关系、伪加班等等。
比如为了给领导看或者办公室风气、为了加班而加班而付出的时间,但这部分时间其实相互不产生价值,也就是我们说的内卷。
打包出售时间的方式同时模糊了时间和交付结果。
对企业的浪费呢?
员工并不一定都在工作,至少有30%的时间是浪费的。
就是一个人的上班时间是8小时,但有价值的时间不到4小时,坐在办公室不代表有价值。
比如坐在办公室聊天、划水、摸鱼不带来实际工作价值的“坐班”。
甚至还有开会、沟通、团建为了激发效率和个人能动性的其他行为。
互联网大厂的很多管理方式都不用打卡,不打卡恰恰是高明的管理方式。
为啥?
打卡是上班,上班是对时间负责。
不打卡是工作,工作是对产出负责,。
大厂的人都是智商较高的一类人才,从事的是运营、设计、管理、开发依靠创意和智力的工作,对他们的管理是认同和驱动,而不是约束时间。
前面说到了两个前提,再说一个今天企业和人才之间存在的问题
3.雇佣制的挑战
我们今天的雇佣制其实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发生后机器替代体力,决定了组织形式的标准化带来效率的提升,严谨、统一性和规范是管理的重心。
然后是知识革命,开始发现每个人的创作力和不同,人们崇尚自由,开始不希望成为生产线上的工人,知识和创造力开始成为超越资本和劳动力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管理的重心不再是标准化和计件,而是激发和赋能。
这种组织形式已经渐渐不再适应依靠创造力、依靠人才的行业。
所以很多公司发现依靠过去的管理方式非常不好管今天的人才。
4.省下来的时间干嘛
听完未来的工作趋势,你是更期待还是更害怕?
自由是有代价的,从群体到个体的趋势演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整个社会的时间肯定是多出来了。
别忘了,2030年我们的社会要达到什么样的生活水平,所以活在10年后的思维来看今天,很有意思。
其实,人不一定要每天工作的,生活这么美好,应该享受啊,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和谐社会不允许还像我们今天这样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低幸福感的生活方式长期存在,人们的内心不充盈,本质上和谐不了,欧美国家就有比中国人更长的休闲时间。
其实今天也能看到一些渐变的趋势,知乎、抖音、公众号、小红书上拥有不少粉丝做着副业的人不就是一个互联网的个体户吗?
打工月薪一万即便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并不容易。
但是真有能力的人在知乎、抖音、公众号、小红书月收入一万的人大有人在。
今天就有很多95后、00后在网上挣钱,他们不上班,但是娱乐生活非常丰富。
总之,未来企业会垂直化、细分化、碎片化。
个人会个体户化。
旅游行业为例,今年就已经发现有好几家公司的公众号和小红书运营是交给个人的,我们今年也帮助了一些底子不错的景区酒店做能力提升。
来去自由,对活负责。
05.总结:
雇佣制的挑战是最近感受非常明显的一个趋势,个人和企业的协作关系可能正在发生变化。
但是不是全部,要分行业和岗位。
这也提醒我们社会的向前发展,社会效率会提高,但也会非常实际,评估人的方式会从群体到个体,也会量化每个人的能力和结果,会让有的人更加自由,但自由的前提还是能力。
最最重要的事,这一天来了,也会是休闲旅游的极大爆发。
目光看向未来,这一天期待吗?
最近其他思考:
每天忙碌的人追逐结果,静候花开的人寻找要素
降低别人帮你的难度,才能获得更多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表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inanmao.com/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