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赚千万的人都是干嘛的?说说我的经验
前天见了一位网友,他是传统电商行业的,在佛山做家具。五六人的团队,每年到手净利润能有个五六十万。但是家具行业现在也越来越内卷,同质化严重,推广成本增高,他很苦恼无法获得质的突破。
他的苦恼不是个体,其实这样的问题,我发现存在于很多中小电商卖家身上。一个十人以内的小团队,每年也能挣个几十一百万,想要突破又没有很好的思路和方向,非常的焦虑和不安。
我是2015年全职进入电商行业的,到现在每年勉勉强强能够挣个一千万,几乎可以算是白手起家吧(2015年底时手里就剩了八万块)。
在这过程中,许多电商人遇到的问题,我都遇到过。持续亏损,资金不够,管理混乱,员工单干,模式单一等等。所以,我想把我个人的经历,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在我看来让我从零到千万一些重要的节点。
1
不要害怕员工单干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只有24个小时,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所以,你要想扩大,就必须走团队扩张的道路。
那么团队扩张,大家就都很害怕员工学会了单干。为了防范这个事情,有的人就叫自己的亲戚老婆到公司来,又或者直接招纳不是“那么聪明的员工“,内部教学培训也有所保留,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
首先,如果你要招合伙人,在大家三观一致,价值观趋同,可以能力互补的前提下,你可以从你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中来挖掘。但是,如果你就是单纯地招员工,招运营,我可建议你不要找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同学,你的后期沟通成本极高,极其影响公司内部效率。
如果是普通员工,他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你可以直接指出,甚至是开除。如若是你的亲戚朋友,他做的不好,你会考虑要不要直接批评他,即使批评他,你也要拐弯抹角地先花大量时间做铺垫工作。这是极其消耗精力的事情,而且即使如此,很多时候,你们还是会处于互不开心状态,内耗极其严重。所以,我不建议你找亲戚朋友作为员工加入你的公司。
至于合伙人?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商小生意而已,年利润不过百万,不需要啥合伙人。利润都不过百万,你还要一个合伙人,你还能剩个多少啊。
其次,内部教学培训一定不要有保留,更加不要去招募那些不那么聪明的员工。
本来,你从一个人干,变成带着其他人一起干。这个效率就必然会有所下滑了,无论是客服回复质量,还是运营水平等等各方面都会出现下滑,这是人的天性决定的。一个破小公司,没有什么企业文化,使命感的,无论你怎么去设计激励机制,员工的积极性肯定是不如你老板本人的。
都这情况了,你还内部培训教学有所保留,还去招募不是那么聪明的人,你的效率只会更低,你的管理成本只会更高,你的精力消耗只会更加严重。你就算是给他说出了吃饭要用筷子,他还要问你筷子该怎么拿。
所以,你要尽可能地花大力气,招募到那些有热情、有态度、有主观能动性、有逻辑分析能力、有学习能力、具备基本社交沟通技能的员工。还要把内部的教学培训竭尽所能做好,尽量细致规范。你不要害怕他学得太多了,你要巴不得他能学的透彻,能够自己独立自主处理更多事情。
至于他要单干咋办?
如果有一天,你的平台不足以有更好的条件能够留住他了,那么他要走是必然的。更不要担心他走了会同你产生竞争,中国电商卖家千千万,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没有他,电商平台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少。
害怕员工单干是一种弱者思维,你要做的是不断壮大自己,不断迭代优化你的业务流程,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不断积累你的资金和团队,这才是你真正的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
我现在害怕员工单干吗?从我这里出去的员工,根本无法和我同纬度竞争,我们的资金体量,我们的团队,我们的业务流程,都不是一个普通员工能干成的。
所以,心怀感恩,好好地去培养你的员工。他在你这里的一年,给你创造了价值,那就足够了。核心还是需要你自己不断发展,在你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量变就达成了质变,你也就到了一个普通员工无法撼动的规模。
2
不要束缚于具体的模式
我15年进入电商行业,一直到19年我都只做淘宝,而且只做淘宝蓝海。可是要是我一直只做蓝海的话,我现在是无法做到年入千万,也肯定会非常焦虑的。
首先,淘宝蓝海的天花板是真的低,而且我们的业务规模达到了一定高度以后,就会遇到瓶颈,在团队管理方面始终难以得到突破。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快一年了,我们想要增加人和增加店,加不上去了。倒不是因为资金原因,而是管理方面跟不上,效率跟不上。
其次,淘宝的平台规则一直都在变化,有些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是有限的。所以,他会让我非常的焦虑。这种焦虑就来自于不确定性,平台的规则是不确定的,我的流量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会交流,我去年靠淘宝蓝海挣了六百万,那今年还可以挣到六百万吗?
最后,一些突然出现的机会,即使他是快钱,你明明有团队,有资金,很容易上手你要不要去赚呢?比如去年的淘宝直播小店,比如今年年初的抖音小店,他就是那两三个月的风口,但是可能能创造你半年的利润出来。人家这钱也是挣的合法合规的,你也有这实力,你凭啥不去挣?
广积粮,高筑墙!在我们从0到1的第一个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可以赚钱的机会,然后非常勤奋地去执行,迅速赚到第一个一百万。比如我最开始做淘宝蓝海,发现这个机会挣钱了,心无杂念,全神贯注地all in进去。那么当我完成基本积累以后,我们就应该多多去尝试,去探索,给自己增加缓冲地带,挖掘赚钱的机会。你不要等到你的业务出现大幅下滑了,才想起来去开拓新机会,你就会非常地慌。
很多小团队和我当初做淘宝蓝海一样,佛山做家具的那位网友,他考虑的就是怎么学习一下新技术,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流量,或者开发一个新产品,之前完全没考虑过无货源之类的。还有一些做淘宝无货源的,也没有去考虑过抖音小店或者跨境无货源。
其实那些项目是否一定能成功?不一定!但是当你完成基本积累之后,你可以在你的安全区范围内,用一定比例的资源去测试一下新项目,一旦挖掘出一个投产比更高的项目,你完全可以再去做扩张,给你的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不用拘泥于一个模式,一个平台,甚至一个行业。你要考虑的就三点,投产比,轻资产,资源匹配度。如果这个项目在你的安全范围内,是一个轻资产项目,和你的资源也匹配,并且投产比和现有项目差不多或者更高,那么你就可以去尝试。
你做传统电商的,无货源电商也可以去了解。你做国内电商的,跨境一样可以了解。你以前做百度竞价的,抖音带货也可以去尝试。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正出奇,有着自己的基本盘,但随时也如同猎手一般观察市面上的机会,一旦发现那种机会就可以快准狠地出手。
做电商的本质就是流量。淘宝可以卖货,拼多多也可以卖货,小红书也可以卖货,微信也可以卖货,哪里有流量都可以去尝试。甚至你电商做好了,你也可以尝试去做电商的培训。只要和你资源匹配的,你都是可以去测试的。
我之前的文章说过,之前成就你的,也会束缚你。通过淘宝蓝海做出来的成绩,成就了我,可某种程度也束缚了我。幸而我跳出了这个束缚,或许在某年以后,在我看来,淘宝蓝海的那点瓶瓶罐罐也就是如此平常而已。
我现的业务范围早已不止淘宝蓝海,不止于淘宝这个平台,不止于电商培训,更不止于电商。
你的迷茫就是来自于不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的方法就是先找到一个基本盘,然后延长业务边界,直到找到那个值得你去奋斗终生,基业长青的事业!
3
要补好管理这一课
要想扩大,一定要补好管理的这一课。咱们电商行业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草根出身,我自己就是从零开始,也没有经历过大公司,完全没有管理经验。所以一开始的管理非常的松散,拉跨,其实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很多问题,甚至于有些积重难返。
但是,有问题不怕,咱们要敢于直面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可以不会,但是不能不学。
以我现在主要经营的无货源为例,其扩张的重点在于复制和裂变,那么核心就是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对于标准化流程的建立,我起初是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也是毫无头绪的。那么不懂就要去学,看看其他公司是怎么拆解业务流程,打造SOP的。自己再拿过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调整和改造就好了。
当然,建立这套流程和标准其实是一个非常繁琐和庞大的工作量。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要有畏难情绪,而是迎难而上。因为一开始建立标准的过程,老板和员工都会很痛苦,但是一旦建立起来标准以后,后期就会非常轻松了。你也才可以真正抽身出来,去思考一些其他的可能性。
4
事业和生活的冲突是必然的
用我尚且不算丰富的经验给你说一些不算成熟的人生经验,没有事业,你的生活也是不会快乐的,真的。
爱情的终点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中途停靠站一定是柴米油盐。生活不止诗意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有钱可以解决掉你80%以上的烦恼!
先把事业搞好,再去享受生活吧。在照顾好你健康的情况下,把你的时间优先分配给事业,杜绝一些浪费青春的无效社交和娱乐内容。
毫无疑问,这个社会内卷在加剧,以前一个本科很吃香,现在一个本科生已然没有太大竞争力。而电商行业的竞争也在加剧。
以前上传就有流量,后面要有坑产。你干预十单,我干预一百单,你更新了主图详情,我这边马上安排模仿。行业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内卷越来越严重。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只能选择硬着头皮上。
我在最开始干淘宝的时候,是没有生活可言的,没有周末可言的。躺平是一种选择,但是如果你想要在竞争中胜出,你就只能选择全力以赴。
赚钱我觉得从来就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他需要投入你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说在大家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我觉得现在的电商拼的就是执行力。技术都是透明的,优化方向都是明了的,关键在于谁能更落地。谁的视觉更冲击,谁的评论更优质,谁的买家秀更好看,谁的客服话术更精准,拼的真不是技术,就是大家的执行力。
在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上去把它优化放大,每一个细节领先一分,最终就可以领先对手一大截!而这背后需要付出的是你的时间和汗水。

原创文章,作者:表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inanmao.com/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