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时间学习,其实不适合多数人
最近有读者向我提问:刷知乎到底对于我们学习有没有帮助?
这个视情况而定,不过的确现在很多人系统知识学得太少(认真上课和读完整的书),碎片知识看得太多(刷知乎),最后就是似懂非懂,长期会越学越焦虑,并且长期都好像没有什么进步。
这里有2个问题:
1、系统知识学得太少
这个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认真完整的阅读和上课,像是在学校里一样学习。
2、不会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今天就来谈谈如何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不论是刷知乎,还是看文章,都属于碎片知识,只能作为启发的作用。
我个人体会是,当你系统知识越强大,对碎片知识的需求就越少。我记得刚开始刷知乎的时候,仿佛打开新世界大门,经常会刷到很有共鸣的回答。
随着这几年我也成为答主,现在刷知乎给我的感觉就越来越无聊,有2个原因:
1)碎片知识看得太多,感觉所有的答案都似曾相识,很多碎片知识都是从某些系统的书中概括出来的,所有就觉得没有收获,最多只能是复习。
2)个人水平得到了提升,尽管知乎依然有很多人是超过我的水平,但是我的水平可能是在平均之上,所以我大概刷到的都是和我水平差不多的回答,偶尔才能刷到一些在我水平之上的人。
所有,我现在越来越少刷知乎,而是去主动检索想要的内容,当然,如果你还是处于初始阶段,其实刷刷知乎是不错的,因为你能够在刷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启发点,接着把碎片知识进行拓展系统化,那也是很有意义的。
那我们该如何把碎片知识系统化呢?
我个人的方法有几个:
1/ 标签分类
刷知乎、公众号、微博都是属于碎片知识,我会把好的内容复制到我的笔记本里,最近经常用的是只有我一个人的知识星球,统统把笔记丢到里面再说。
接着会把丢进去的内容和自己写的碎片内容都进行标签,印象笔记和知识星球就很好的实现了这个功能,只要长期有标签的习惯,相当于自动分类了。
2/ 拓展阅读
接下来才是更重要的,我会用整块时间去回顾这些分类好的碎片知识,进行拓展阅读,因为就算是碎片知识,也必定是某个领域的一小块,所以用一小块去了解背后整个领域,相关的书籍、文章、文献、报告等等。
这个好处就是,你会更有动力学习。
打个比方: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涌现」的概念,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他刚好解释了前天我写的这篇文章“原生家庭贫穷的人,长大后靠什么逆袭?”。
一个人只要大量的「阅读」,他就有机会改变人生,「涌现」的意义在于,你必须阅读量超过某个临界点,效果才会突显。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上来看,单一的细胞都很简单,但如果把他结合在一起,竟然能变成一个能创造无限可能的大脑,这就是涌现。
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接着我发现涌现理论来自物理,所以我就变得有兴趣去了解物理这个学科,很惭愧的是我没有学过物理,当时在香港选修只学了生物和经济,所以看到很多物理专有名词都头大,于是去找了B站这个10分钟速成课,大致理解一些物理学。

现在我终于理解很多读者的困扰了,那就是我经常分享一些经济和金融方面的书籍,例如《穷查理宝典》,很多读者都和我说很难读,我自己一直都不解,其实是因为我自身专业是金融,所以读起来简单多了。
如果你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可以和我一样看看这种速成课,再去读这个领域的书籍应该会简单不少,之前也推荐过一次“大家一定要去看B站这3个视频”。
用碎片知识拓展到系统知识,你会更有乐趣,如果你直接像上学一样去系统地学物理,给你的感觉就是,和我有什么关系?
3/ 持续输出
系统知识是很难单纯在脑子里想出来的,普通人在短时间内能记住的词汇只有7个,如果你不写下来,前后的逻辑关系很难理顺,就更别谈深入和系统了。
很多人没有写作习惯,所以他的思维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表层,看到的世界也是表面的,行为也如此。
有些人对于写作存在一个误区:
把写作和阅读完全分开,实际上这两个必须是互相循环的,你阅读的过程有想法就马上写作,写作的过程中有疑问再继续阅读,接着再去写作。
也就是说,写作是可以倒逼阅读更多,去输入更多信息,这就类似于大学写一篇论文,你不可能凭着存量信息去写作,而是不断地找增量信息,你在写作的过程才会有进步。
我觉得写作本身就是系统的行为,而聊天就像是碎片知识,很难有人透过聊天发表一篇论文,但是很多人可能透过聊天去激发一些想法,补充他的论文。
4/ 系统知识为主,碎片知识为辅
我还是会根据二八原则进行这类分类学习,80%是系统学习,20%是碎片学习,重点80%系统学习,这个80%最后也只是集中2-3个系统的内容,而碎片学习则无所谓,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例如,80%的系统学习,我当时选择学理财和批判性思维,那我就专门找相关的书籍和课程来看,可能这个过程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我都是围绕着这两门学科系统学习,等自己觉得掌握了差不多了,我再转换其他学科。
20%则是了解其他各种知识,这个我觉得也是必须要有的,他可以弥补自己专业上的盲点,例如我在写公众号,你不能仅仅想着如何写好内容,你还要花点时间去了解产品和运营,这样你才能让你的文章有更多的人看到,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很多人就把精力过头投入在如何吸引别人,忘了内容才是根本。

原创文章,作者:表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inanmao.com/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