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已成常态,个人隐私何去何从
在大企业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赤裸的,与其藏好自己的秘密,不如让自己没有秘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一阵有个叫池子的脱口秀演员正在与自己的经纪公司撕逼,结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人打卡银行倒霉。
这个公司在没有池子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去中信银行把池子的银行交易流水打出来了,池子去质问银行为什么泄露自己隐私,银行局声称这是为了配合大客户的要求,这回答太诚实了,只是觉得这个是必须要宣传一下,于是就曝光了出来,公众反响非常热烈,纷纷开始注销中信的银行卡,
中信银行不得不出面道歉,并将泄露隐私的设施行长撤职,但是为时已晚,中信银行大客户成为了新的身份象征。其实你即便不是大客户,只要愿意花钱,你也可以搞到任何一个人的银行流水信息,而且不只是银行,你还能搞到开房记录,火车机票购买信息,甚至某个手机号卡目前的位置信息,这是一个一个非常成熟的黑产产业链,只要你找对人大概花3000~2万就可以搞到这些隐私资料。
其实不仅银行,只要是大型企业,隐私泄露都是常态。我记得有次我开车,刚开某个市的边界线,就接到了当地新楼盘的销售电话,这就是电信公司泄露了我的隐私。
还有一次出去买了双品牌的写字,当天晚上就收到了一个卖a货的人给我发的短信,跟我说买真货不值让我加他好友。
银行那就更是隐私泄露的重灾区了,但凡你到银行存200万之后,就等着无休无止的电话骚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隐私泄露问题,企业怎么就不能好好对客户信息进行保密呢?这个事其实企业也很苦恼,队伍不好带,比如你是香奈儿的尊贵VIP会员,你在办理会员时输入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你每次消费的购买记录也会留存在会员系统里。
请问谁能看到这些信息呢?答案是所有香奈儿门店的员工,因为香奈儿要给你提供尊贵的服务,于是在你进到全国任何一个香奈儿门店,销售都会问:您是我家会员吗?您的手机号是多少?我帮您查一下。
全国这么多的门店员工,有的刚入职,有的还是实习,有的就没上过几天学,大家都是普通打工仔公司,怎么保证这些人能不把客户信息泄露出去?
现在你把香奈儿换成中信银行,把购买记录换成交易流水,银行泄露隐私这个事情你就好理解了。
不是中信银行不想管,是他真的管不住,一个大企业有上万名员工,其中总会有几个害群之马,中信即便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也根本查不过来,这些员工怎么就不听话,非要泄露客户隐私,原因其实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这次涉事的中信银行某支行是为了留住大客户,比如有的是小媳妇让在银行工作的表哥帮自己查一下,老公去上海出差三天,信用卡到底用在什么地方了。
更多的员工泄密行为还是为了钱,但凡你手里握着高价值客户信息,就会有些黑产从业人员找上门来,你可以把他们叫做信息兼客,他们靠交易高价值客户信息为生,比如一手的银行500万资产客户新开户信息一条数据价格可以高达80元,你只需要在午休时把办公电脑里内网信息的客户数据列表打开,掏出手机拍照,你就可以赚到相当于两个月工资数额的外快,不得不说价格是有诱惑力的。
而且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干这个事违法,还觉得是种兼职。隐私泄露问题就像路边的垃圾问题一样,99%的人其实都是爱护环境的三好公民,但只要有1%乱丢垃圾的人存在,那街边就永远会有大量的脏垃圾。
更可怕的是科技越发展,我们生活越便利,我们的隐私就会越暴露给大型企业。
几年前我看过一个创业项目,那些人开发了一套商场监控系统,这套系统当时正在某个全国知名的大型商场里面试运营,他可以从你进商场门开始记录你的全部行为,你去了哪家店,分别去了多久,在商场的总停留时间是多少,你每周几来逛商场,他都给你记下来了。
你注意到所有商场都在推广自家会员了吗?只要把你逛商场的数据和你的会员系统里的信息连接起来,商场去对你的行为习惯了如指掌了。
你每周三晚上7点多会跟老婆到商场四五层吃饭,有30%的几率会选择海底捞,吃完饭后有18%的概率会看一场电影,周六你会到商场三层儿童去遛娃,然后去买一杯星巴克,每月平均都有一个周日你会带一个有妙龄女子来商场买衣服。
所以我们的隐私在未来真的就无处安放了吗?我想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加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的查处力度和处罚程度,并向全社会普及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严重性。
让潜在的犯罪分子知道倒卖个人信息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要吃牢饭,也许能一定程度上控制隐私泄露问题。但是坦白讲,我对保护隐私这个事持悲观态度,上帝让我们赤裸着来到人世间,我们却穿上了衣服,心里藏了秘密,而科技也许会在未来一层一层的扒掉我们全部的伪装。

原创文章,作者:表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inanmao.com/1703.html